“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”。节俭,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是善行中的大德,而奢侈,是邪恶中的大恶。十八大以来,中央出台“八项规定”,大力提倡勤俭节俭,大兴节俭之风。不仅有效的降低了行政成本,也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。“俭则寡欲,寡欲则不役于物”,提倡节俭不仅提高了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,也增强了党员干部抗“腐蚀”能力,减少了贪污腐败。
“天下大事当于大处著眼,小处下手”。在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“两会”上,“实名制”瓶装矿泉和废报纸制成的铅笔亮相两会,一瓶小小的矿泉水,一支支废弃报纸制成的铅笔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,却体现了我党对于节俭这项“大事”从小处着手逐渐做起。这无疑将节俭这一传统美德和中央相关精神实现了无缝对接,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。
那么,如何将节俭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,继续巩固十八大以来整治奢靡之风,提倡节俭取得的成果呢?笔者认为,一是要继续贯彻落实“八项规定”,“六条禁令”,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及官员予以严惩,保持高压态势,狠刹奢靡之风,让节俭之风吹遍全党,全政各个角落。二是将“两会”这些节俭“小”榜样全国推广,做到“奢小而不为,俭小而为之”。大力提倡废物再利用,让全国各地各类会议,就餐,办公等公务活动也采用实名制笔,实名制水,实名制配餐等。三是各级部门要继续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,严格控制公务接待、公车使用和公款出境,严格控制乱发津贴等,政府带头勤俭节约,确保资金用到最急需的地方。四是俭者,民之表也。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认识,做到人走灯灭,节约办公纸张,不铺张不浪费。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,起到表率作用,辐射带动身边朋友及家人参与节俭,提倡节俭。
古有云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作为党员干部,要先“正心”,摆正心态,提高认识,努力提高自身节俭道德休养,拉近干群关系,放低身段更好地为人民服务。政府要做好自身节俭建设,才能起好模范带头作用,提高公信力,治理国家长治久安。